close


美國前總統卡特3年前因黑色素瘤轉移至肝臟及腦部,經過免疫治療藥物治療4個月後,健康的現身棒球場看球時,當時外界驚呼這位高齡91歲(目前94歲)的阿公怎麼跟正常人一樣,大家才開始了解什麼是免疫療法,幾年過去了,免疫治療只能用「火熱」來形容了。

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療分兩種,一為免疫查核點抑制劑為藥物型態(簡稱免疫治療藥物),一為在體外培養的細胞治療。卡特總統是使用2014年美國核准的第一個PD-1的免疫查核點抑制劑藥物Pembrolizumab。他在2015年8月發現黑色素瘤已從肝臟轉移到腦部,之後接受4次放射線療法,加上每3週1次,每次30分鐘點滴注射免疫藥物後,4個月後腦癌細胞消失了。

而今在台灣已有5種免疫治療藥物上市,其中有4個就是作用在T細胞的免疫檢查點PD-1/PD-L1上,已核准的適應用症也最多,包括黑色素細胞瘤、肺癌、泌尿道癌、淋巴瘤、頭頸部癌及肝癌等。另一個藥是作用上在CTLA-4上的藥物。

萬芳醫院腫瘤科藥師郭俊男指出,這些藥物的作用原理簡單的講,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能經由 T 細胞辨識外來抗原,進而消滅這些外來物癌細胞,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膀胱癌、腎細胞癌等癌細胞,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突變產生新抗原的比例較高,因此也帶有較多能被T細胞辨識的抗原,使得這些癌症的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以最主流的抗PD-1/PD-L1免疫藥物為例,正常狀況下,人體的T細胞有免疫檢查點,是可以偵測到癌細胞,發出殺死腫瘤細胞的指令,但腫瘤細胞也非常狡猾,也發明了細胞接受器來騙過T細胞,讓T細胞無法發揮功能。

以握手理論來舉例,T細胞上會有一個叫做PD-1的偵測器,但腫瘤細胞上則發明了相對應的PD-L1受體,當PD-1跟PD-L1握手後,原本可以殺敵的T細胞瞬間被弱化了,因此免疫治療藥物原理,就是把T細胞的PD-1遮住,讓它不跟PD-L1握手,讓T細胞恢復原本的英雄本色。相對的,也有免疫治療藥物是遮住癌細胞的PD-L1,原理都是一樣的。

至於最先在全球上市的CTLA-4免疫抑制點藥物,至今已非研究重點,郭俊男指出, CTLA-4是身體的煞車機制,可以讓T細胞不要過度活化攻擊到自己的細胞,因此,把CTLA-4遮住就能讓T細胞活躍,讓它殺癌的功能更強大,不過,經過多年使用經驗,它單獨使用效果沒有另一大類免疫治療藥物來得好,加上副作用疲倦、腸胃道症狀較嚴重,已非藥廠研究重點。

整體而言,這類免疫治療藥物若單獨使用,約有一到兩成的癌患可延長壽命幾個月,若合併使用其他藥物,無疾病惡化時間有些可從5、6個月延長至10、11個月,因此,如何讓免疫治療藥物可以再提升有效性成了各藥廠的研究目標。

由於這類藥物都得自費,每個療程的藥費都10幾萬起跳,健保署在年底前也將首度核准免疫治療藥物用在晚期黑色素細胞瘤的患者身上,約可幫患者省下百萬治療費。(撰文:特約記者蔡怡真)

更多壹週刊新聞

鄭本岡

●<免疫殺癌1> 新療法救命 癌末患者活跳跳

●<免疫殺癌3>不用再去日本救命了 台灣細胞療法上路

●<免疫殺癌4>雙戰車攻擊手T細胞 國際藥廠拚生死

●<免疫殺癌5>生技業不再賣面膜 未來想靠這個大發

當T細胞被腫瘤細胞的訊息騙掉鄭本岡後,就無法發揮功能,會讓癌細胞不斷複製。(繪圖:壹週刊)鄭本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關靜怡 的頭像
    關靜怡

    關靜怡的Blog

    關靜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